乐鱼体育登录-新版世俱杯的举办将推动足球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
“这是打三朝,这是抓周,这是成人礼……”8月23日上午,武胜县城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走进白坪乡高家院子,再次感受川东农村传统习俗,“现在的孩子没见过这些,带他们来长长见识、学学规矩。”记者边走边观察,看到偌大的院子里,游客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个个民俗景点前,兴致勃勃地指点着,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。
据了解,高家院子民俗文化大院是武胜县今年倾力打造的新景点之一。近年来,该县坚持“文旅融合、共促发展”新模式,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新景点,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,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,而且提升了乡村旅游品质,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游览观光。
挖掘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
流水潺潺,花草葱茏,庭院深深,古楼优雅……近日,记者在武胜县宝箴塞旅游区看到,段家大院三期维修工程已经完成,曾经消逝的恢宏建筑重现在人们眼前。旅游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张露告诉记者,段家大院与宝箴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但后来毁于时间长河里。为重现这一古建筑风采,丰富景区文化内涵,几经努力,段家大院“修旧如旧”工程顺利完成。这里还建成了庖汤文化街,既可观赏栩栩如生的庖汤雕塑,还可品尝名肴“段式八大碗”。
武胜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,悠远的历史文明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催生了红色文化、古镇文化、古塞文化、农耕文化、乡村文化、江水文化等元素。近年来,该县旅游部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,让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,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,成为招徕游客的吸睛利器。白坪——飞龙旅游区依托红岩作者杨益言故居,打造出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,充分发掘民俗文化,打造出下坝记忆房屋年代秀、粮食文化大院、剪纸文化大院和乡愁文化大院等,建成了开心农场、开心牧场和创客乐园等现代文化景点。宝箴塞旅游区打造了风雨长廊、荷塘月色、桃花岛等新景点,沿口古镇旅游区开辟了嘉陵江水上游项目,龙女湖旅游区建成了入口文化雕塑群……一张张靓丽的新名片成为武胜旅游的金字招牌。
借力文化活动提升旅游品位
8月5日,全市文艺工作暨文艺采风活动在武胜县举行,艺术家们齐聚白坪——飞龙旅游区追寻灵感,吟诗作赋,挥毫泼墨,尽情挥洒心中的激情。7月20日,由《星星》诗刊主办的2015年“第八届中国·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”在武胜县开营,体验最美乡村,畅游魅力古塞,让青年诗人们兴致勃勃,诗意流淌。6月20日,武胜县宝箴塞旅游区首届荷花节开幕,众多游客纷至沓来,赏荷花、听荷韵、闻荷香、品荷味、留荷影,一系列活动让大家流连忘返。
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近年来,武胜县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。大量文化活动的频频举办,既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又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游览。近年来,央视心连心艺术团、《乡村大世界》,四川卫视《欢乐天府行》、《两天一夜》等栏目组先后走进武胜开展活动,电影《抉择》、电视剧《兄弟兄弟》等剧组纷纷选择武胜为拍摄地,充分展示了武胜旅游区的独特魅力。同时,该县本土文化活动逐渐活跃起来,先后成立了乡村旅游文化研究会、本地作家莫为书屋等民间文化团体,目前计划打造嘉陵书院,筹建印山剧场、龙女湖水秀演艺广场等,武胜县各旅游区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。
开发文化产业发展旅游经济
“这幅熊猫画帘很好看,我买下了。”近日,一位外地游客在实地参观武胜县飞龙镇竹丝画帘展馆的作品后,欣然买下了一幅熊猫图作纪念。飞龙镇是全国民间艺术(竹丝画帘)之乡,卢山村是竹丝画帘文化发源地之一。近年来,借力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,该村成立竹丝画帘产业协会,组建了旅游开发公司,集生产、销售、展览、科研、交流培训于一体,创作的产品曾获得“第二届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展金奖”,年产值达400万元。
抓文化产业就是抓新兴产业,就是培育未来产业。武胜县邀请知名专家前来考察指导,把脉问诊;与高等院校合作编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规划,厘清发展思路、找准本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共生、相促发展的武胜路径。“今后,我县将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布局,着重发展文化创意四大产业。”武胜县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,该县将选择竹丝画帘、剪纸、太极剑等特色工艺品,发展民俗手工艺品产业,由单纯的卖文化艺术向产、学、研、传、销一体化转变;举办嘉陵江诗会龙舟节等活动,打造嘉陵江民俗文化武胜传承基地,建设江水文化活动品牌;举办民间艺术节、农民运动会等活动,打造中国农民文化艺术体验之乡;充分展现原始水生态、现代生态观光和民间工艺等乡土符号,打造水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农耕之乡。
评论留言
暂时没有留言!